专注电力物联网20年
“智能机器人在隧道中来回穿梭,监视器大屏显示着各类数据,通过智能动态分析,实现隧道检测、监控、预警三位一体。”21日,由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设计院总承包的省内首例 “超大直径、超长距离、双S型”智能电缆隧道——220千伏潘桥电缆隧道,通过地方政府及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验收,该隧道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投产。
据介绍,潘桥电缆隧道全长约2090米,直径4米,为了平面避让高压铁塔及基础、桥梁桥桩,断面避让轨道交通、各市政管线等诸多控制构筑物,创新运用了省内首例“超大直径、超长距离、双S型”曲线顶管技术,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管节穿行地下“蜘蛛网”时不跑偏,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设计院对顶管机的所处位置与管道设计轴线进行不间断检测,同时辅以人工测量进行复合,保证顶管隧道的精确度。此外,该公司还通过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优化触变泥浆配比、中继接力技术等为顶管贯通提供关键技术保障,展现了应对富水软土地层顶管施工技术方面的显著实力,为工程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隧道穿越轨道交通,有一种穿针引线的感觉。”隧道设计负责人金启海说道。220千伏潘桥隧道结构呈正交上跨地铁4号线,隧道结构与地铁盾构区竖向最小净距3.1米,交叉施工距离近,风险难度高。为确保监测精度达到0.1毫米,设计院项目部对隧道施工实施24小时跟踪监测,并实时与地铁运营单位内部监测进行数据对比,及时纠偏,确保双方施工安全。
地下隧道,防台防汛能力尤为重要,为此,电缆隧道配备了智能水位监测报警系统。作为防汛系统中的“硬核”力量,该系统对于积水水位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当达到预警水位能自动报警,为电缆隧道应急疏导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同时配备相应排水设施,报警后自动触发排水装置进行排水,有效防汛防台,保障群众用电安全。
“潘桥隧道中布置了温度、湿度、可燃有毒气体等各类感知设备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电子井盖系统等高精尖设备,异常事故反应处置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该项目负责人庞红旗介绍。目前地下电缆隧道仍旧依赖人工检查或少量自动化设备,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