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侧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市场营销贴近用能市场、服务渠道畅通高效等优势,深化“供电+能效服务”,聚焦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居民生活等领域,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为人们带来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碳计量”“绿色交通网络体系”“能源站” 智慧能源平台赋能城市升级
更加智慧的用能服务,成为了未来城市落地科技、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手段。
3月8日清早,江苏省南京市中央商场副经理王雷像往常一样打卡上班。他打开电脑,登录江苏能源云网平台,中央商场碳排放量计算结果映入眼帘:“2021年度累计碳排放量达210.46万千克,显示为绿码,较去年同比增长12.1%。”
点击识别二维码后,王雷很快收到了一份详尽的能效账单。这份账单包括用能分析、电量分析、上下游产业链分析等9项内容,建议优化整改商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并给出典型案例供参考。这些整改措施实行后,预计每年可为中央商场节省8.1%的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2万千克。
王雷收到的这份账单,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碳计量”业务场景中的最新探索。今年2月底,国网江苏电力为入驻江苏能源云网平台的3000余家能效监测用户,提供精准的碳排放量数据查询,拓展用能诊断、能效提升、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引导客户主动参与节能。
能效具体如何提升?以“碳计量”为例,它基于能源云网平台接入的水、电、气、热、煤、油等实时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核算方法,计算分析用能单位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将和各地能耗强度控制目标对比,并以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呈现,客户一目了然。”国网江苏电力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左强说。
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领域对降本增效有着强烈需求。4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促进能源电力消费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21年,国家电网将推进高压客户电能能效账单覆盖率至90%,综合能效诊断报告服务客户超过10万户;完成1450栋楼宇用能优化推广应用,实现能效提升、需求响应功能接入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到2025年年末,高压客户能效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市场化服务转化率达到5%。
“双碳”目标指引下,城市交通也迎来了新的转型期。《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绿色集约,离不开公路交通、水上交通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开发区三港农副产品配送公司,200平方米的屋顶上铺满了光伏板,屋内的智能控制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光伏出力和充电桩运行情况。站内建有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共同构成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白天光照充足,光伏电站给储能装置充电;夜间储能装置为电动汽车充电,提高整个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江苏苏州供电公司电动汽车运维专责李亚飞说。
据初步估算,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一年可发电6万多千瓦时,相比之前使用燃油,每年每辆物流车可节省成本近5万元。
不仅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在公路交通方面,国家电网聚焦全国主干高速公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城际区域,深入推广电动汽车快充、换电等技术,针对公交、物流、环卫、摆渡车等场景,加快推动专用电动车替代。在水上交通方面,国家电网加强长江岸电布局建设;在沿海、沿湖、沿运河地区,深入推广岸基供电技术;加快船岸接插件国家标准的推广普及,提高岸电设施通用性和利用率;深度参与固定航线、水上景区、港口公务等场景下的纯电动船研发。